柳念花想

《上学记》——随流水消逝的一代人

       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基本上看不进去,总觉得一个人口述另一个人执笔的文字太过于口语化,并且我对何兆武先生也没有极强烈的了解欲望,于是看书成了完成任务——为了准备专业课的考试,为了在期限内把书还给图书馆,直到看过了大半本书时我还是不愿意承认它是一部多么好看的书。

        然而,这个从1921年的北京开始讲起的故事,终于还是打动了我。

        何兆武先生的生活是从战火中展开的,然而从他的口中说出来的往事却显得十分轻松。十六岁的时候他离开北京去了湖南老家,前后辗转几所学校后来到西南联大,他本人说自己是散漫惯了的人,不喜欢军事化的教学,不喜欢有目的地看书,但他对什么都充满着好奇,对什么都有自己的主见和看法,然而开始看时,何先生的很多观点我并不赞同,总以为何先生对什么都不满并加之抱怨,可后来看得久了却发现并不如此,他是喜欢自由的,书中描述的西南联大可谓是自由的圣地了,在那里思想也是自由的,何先生讲,他们的同学中会有不同的政治观点、支持不同的政治领导,有时甚至为此而争论,但是争论过后依旧是朋友,没有人为此耿耿于怀,想想确实如此,至今书中仍有不少观点不同于我,可是并没有必要因此而不愿看此书,何况有很多情境确实是我无法想象的。从何老先生的讲述里,我看得到友情,即便政治混乱,可友情还是纯粹的,无关政治,是平淡中的感动。

         战争在何兆武先生的口中似乎并没有多么可怕,他说,有段时间西南联大干脆早晨十点到下午三点都不上课,就是为了让大家跑出城外到山沟里躲避日军飞机的轰炸,以书中的话说,那时他们很年轻,身强力壮,山里城里来回地跑不算什么,有时候甚至觉得还很好玩。想必谁都懂得战争绝对不是好玩的,并且还是很残酷的,然而何先生云淡风轻的描述,似乎给读者打开了另一扇窗,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何先生真的是热爱生活的,他不愿也不会把命运的苦难带到生活中来。

        何先生的讲述也从许多不同的角度让我们认识或是更深入地了解了一些名师大家,何先生很有主见,他对谁讲课讲得好,谁的观点合理都有自己的判断,他的同学老师中许多都是中国近代乃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各界顶尖人物,可我们透过何先生的眼,看到了和一本正经的大师简介大不相同的形象,生活化和回忆式的记叙使得我们仿佛走到了大师身边,甚至就像在听他们讲课一样。

        读完整本书,我感受到的战争反而不是最可怕的,战争还可以躲可以抵抗可以学习进步,而最可怕的是解放战争时的残杀分离,是“文革”中的灭绝人性。经过全中国人民的努力和世界反法西斯的帮助,所有的人都以为也期待着战争的结束意味着和平幸福生活的开始,然而历史给的答案仍旧是战争。这期间,何先生阴差阳错地来到台湾又难以北上,后来回到了北京却又赶上了“文革”。“文革”留下的遗憾应该说是永生的,那种令人神经紧张的思想控制、令人麻木的思想标杆和口号比战争更让人感到恐惧,最为悲哀的恐怕是相隔两地的朋友不能见面,文革时期的他们早已不年轻,不能见面的朋友,只能给彼此留下永生的遗憾。何先生回忆,他的好友王浩难得回国却没敢见面,相邀另一朋友郑林生也说是不敢见面,终于,郑林生和王浩再也没能相见,这该是多大的遗憾啊!而这样的遗憾在那十年间的中国国土上,又不知上演了多少遍!这些人都是在学术方面很有造诣的人,而他们的被迫害、被出国又该是一件多么悲哀而又无奈的事!一向乐观豁达的何先生说到这里时,言语之间也难免带些感伤之意。

        若说到这本书的诞生,那必须要说本书的执笔文靖,在两篇后记中我也了解到一些有关前期采访的情况。看得出来,文靖尽量追求真实,追求全面,她为此也花费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同时也被何先生的经历和人格感染,她说她觉得能留下这些珍贵的记忆非常值得,这也让我看到了作为采访编辑的不易。

       虽然这本书在一开始并不吸引我,但我还是坚持看完了;虽说坚持看下来的理由很肤浅,但的确还是收获良多。很喜欢其中的一句话,这句话也是何先生所喜爱的,在这里作为结尾送给每一位读者:“人生一世,不过就是把名字写在水上,名字一边写,一边就随流水消逝了……”没有功名,没有得失,此种淡然,此般宁静,是何先生这样在离别生死中沉淀过的心,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


评论(2)

热度(11)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